
河池市,简称“河”,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地处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境内陆形多样,结构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3.35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3月,全市辖2个区、9个县。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0.96万人。河池是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河池是一座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全市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9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1万人,占总人口的83.6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语言为壮语、汉语、桂柳方言。河池素有“六乡之誉”,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歌仙刘三姐故乡、红七军和韦拔群故乡。河池市的历史政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市天峨县凤山县南丹县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河池市辖县(区、市)一览表行政区划代码县(县级市、市辖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下辖乡镇(街道)451203宜州区庆远镇镇(10):庆远镇、怀远镇、德胜镇、洛西镇、三岔镇、石别镇、北山镇、刘三姐镇、洛东镇乡(7):祥贝乡、屏南乡、同德乡、安马乡、龙头乡、北牙瑶族乡、福龙瑶族乡451202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街道(1):金城江街道镇(7):东江镇、六圩镇、六甲镇、拔贡镇、河池镇、五圩镇、九圩镇乡(4):白土乡、侧岭乡、保平乡、长老乡451221南丹县城关镇镇(8):城关镇、芒场镇、六寨镇、月里镇、车河镇、大厂镇、吾隘镇、罗富镇乡(3):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中堡苗族乡451222天峨县六排镇镇(2):六排镇、向阳镇乡(7):岜暮乡、八腊瑶族乡、纳直乡、更新乡、下老乡、坡结乡、三堡乡451223凤山县凤城镇镇(3):凤城镇、三门海镇、长洲镇街道(1):思源街道乡(6):砦牙乡、乔音乡、金牙瑶族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451224东兰县东兰镇镇(6):东兰镇、隘洞镇、长乐镇、三石镇、武篆镇、长江镇乡(8):泗孟乡、兰木乡、巴畴乡、金谷乡、三弄瑶族乡、大同乡、花香乡、切学乡451225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镇(7):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乡(4):宝坛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451226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镇(6):思恩镇、水源镇、洛阳镇、川山镇、明伦镇、东兴镇街道(1):城西街道乡(6):大才乡、下南乡、大安乡、长美乡、龙岩乡、驯乐苗族乡451227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镇(3):巴马镇、甲篆镇、燕洞镇乡(7):那社乡、所略乡、西山乡、东山乡、凤凰乡、百林乡、那桃乡451228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镇(10):安阳镇、高岭镇、地苏镇、下坳镇、拉烈镇、百旺镇、澄江镇、大兴镇、拉仁镇、永安镇乡(9):东庙乡、隆福乡、保安乡、板岭乡、三只羊乡、龙湾乡、菁盛乡、加贵乡、九渡乡451229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镇(3):大化镇、都阳镇、岩滩镇乡(13):共和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古文乡、江南乡、羌圩乡、乙圩乡、北景乡、板升乡、七百弄乡、雅龙乡、六也乡宜州区:宜州区,河池市辖区。位于广西中北部,河池市东南部。宜州区,原名为宜山县,因治宜山脚下得名,意为“宜于登眺之山”。因唐属宜州而得名。地处东经 108°10′15″~109°02′37″,北纬 24°00′07″~24°52′55″。东接柳州市柳城县、柳江区,南连都安瑶族自治县和来宾市忻城县,西邻都安瑶族自治县、金城江区,北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面积 3870 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庆远镇。宜州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先进文化县、广西民族艺术之乡。是歌仙刘三姐的家乡。宜州区辖9个镇 ,5个乡, 2个民族乡,31个社区,180个村。庆远镇13 社区:文昌、和平、解放、园村、江头、沙岭、龙塘、燕山、龙江、白龙、矮山、太平、同福移民16 村:畔塘、宜畔、东屏、苏村、六坡、岭坪、洛岩、城障、下维、三兴、思榄、山湾、围村、马安、龙村、叶茂三岔镇1 社区:三岔8 村:古卜、良因、红社、合林、羊角、福里、楞塘、庭亮洛西镇1 社区:洛西8 村:福田、妙调、六寨、枫木、三柏、祥北、和平、洛富怀远镇1 社区:怀远10 村:怀远、 楞达、甘村、谭村、李家寨、罗山、坪上、拉外、大任、北斗德胜镇1 社区:德胜18 村: 楞底、赛平、榄树、加隆、立新、磨甲、地罗、都街、上坪、新惠、 乾合、加保、竹仓、拉林、弄相、都围、围道、大邦石别镇1 社区:石别10 村:板围、清潭、拉弄、土桥、雁山、永定、三寨、四合、屯蒙、 拉并北山镇1 社区:北山8 村:怀道、梅洞、双塘、波串、板敢、塘利、龙安、建安刘三姐镇2 社区:流河、三合16 村:小龙、冬田、洛漏、天桥、龙降、良村、岩田、坝头、谷洞、飞高、 乍洞、拉甫、中和、湖长、龙元、龙潭洛东镇1 社区:洛东5 村:坡榄、板乐、寻田、大曹、王格祥贝乡1 社区:祥贝14 村:古文、古龙、白伟、车头、拉托、更生、福六、中路、中朝、长洞、下洞、里洞、六代、大莫屏南乡1 社区:屏南6 村:合寨、北角、果立、板纳、新兴、肯山福龙瑶族乡1 社区:福龙14 村:永良、波奉、古桃、弄丁、凤朝、高山、弄桑、同意、宜州、龙拱、 京口、定满、龙侯、翁同北牙瑶族乡2 社区:北牙、保民17 村:桥凳、空山岩、龙头、豆竹、二横、白龙、红山、沙浪、平里、 黄龙、洞口、拿网、保康、保安、潘峒、保良、保卫同德乡1 社区:同德7 村:板高、众联、塘上、楞村、大安、北刁、六桥安马乡1 社区:安马11 村:木寨、小隘、拉炭、白屯、北关、索敢、佑岸、拉稿、古直、古育、 肯坝龙头乡2 社区:龙头、拉浪12 村:建立、七峒、龙盘、龙田、龙德、高明、德惠、董里、加丰、高峰、 虾洞、高寿宜州区一共7个镇,9个乡。其中怀远镇、德胜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西重点镇。庆远镇是广西重点镇。德胜镇是全国文明村镇。怀远镇、刘三姐镇、同德乡是广西文明村镇。宜州区龙头乡与扶绥县龙头乡同名。宜州区只有2个中国传统村落,分别是三岔镇合林村,屏南乡板纳村。广西传统村落有6个,分别是怀远镇怀远社区,石别镇清潭村清潭街,龙头乡龙盘村向南屯,三岔镇合林村合林屯,石别镇三寨村三寨屯,屏南乡板纳村大洲屯。宜州区汉族人口比例为16%,壮族人口比例为73.5%,因此宜州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城区。宜州区各村的地名保留了不少壮语地名。如高峰、高寿、高明、龙盘、龙田、龙德、白龙、白屯、北关、北角、拉甫、拉炭、拉稿(拉,壮语是下面的意思)、板乐、金城江区:金城江区是河池市辖区。河池市人民政府原驻地。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中部。因原金城街(今老街社区)得名。传宋代有金、陈两大商贾来驻地经商,后以金、陈命名驻地,因“陈”与“城”近音,得名“金城”;又因驻地处于江边,故名“金城江”。地处东经107°32′50″~108°13′46″,北纬 24°21′32″~24°55′46″。东接宜州区,南连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西邻东兰县,北靠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面积 2346.42 平方公里。城区人民政府驻金城江街道教育社区。金城江辖1个街道,7个镇,4个乡,32个社区,112个村。金城江街道15 社区:城北、桥卜、中山、民族、解放、东风、拉友、新华、广场、新建、水洞、老街、维六、教育、西环东江镇5 社区:东江、永康、百旺、加辽、东江工业园7 村:永兴、里仁、加道、木友、长排、齐美、龙友六圩镇2 社区:六圩、坡唱12 村:凌霄、肯研、岜烈、足直、下爱、同进、岜仑、板坝、则洞、龙谷、兴峒、大丈六甲镇2 社区:河化、六甲5 村:拉烈、旦洞、高功、坡维、九怀河池镇2 社区:河池、下考14 村:枫木、大杨、大卢、梅岭、水任、公华、纳合、红沙、拉显、板坡、红来、新合、那崖、下渡拔贡镇1 社区:坡降9 村:朝平、下桥、洞江、贡维、拉电、拉廖、北香、大莫、寨熬九圩镇2 社区:九圩、三旺23 村:那朝、肯堂、大村、八万、北隘、江潭、大郭、六万、喜洞、 红渡、那余、洛水、拉拱、梅洞、龙槐、板告、拉架、高合、岜林、山脚、拉平、牙洞、板岜五圩镇1 社区:五圩9 村:三境、龙马、那干、平桥、塘降、朝觉、塘州、板銮、拔旺白土乡1 社区:白土10 村:德里、德庆、标洞、德合、德新、德兴、中村、德明、德荣、 德地侧岭乡1 社区:侧岭5 村:拉合、九良、塘甫、塘子、拉腊保平乡1 社区:保平7 村:天堂、古帝、纳六、下洛、塘静、元洞、长洞长老乡1 社区:长老10 村:地霄、那维、尧迈、六角、拉谐、板庆、化板、隘口、平村、 金洞金城江区一共1个街道,7个镇,4个乡。其中河池镇是全国重点镇。河池镇、九圩镇是广西重点镇。五圩镇是全国文明村镇。金城江区2022年的GDP为241.73亿元,排在全区第43名,河池市第1名。金城江区的经济水平总体较好。河池市金城江区没有中国传统村落,只有1个广西传统村落,即河池镇枫木村栋良屯。金城江区汉族人口比例为23.02%,壮族人口比例为68.55%,因此金城江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城区。金城江区部分镇名和村名都是壮语地名。如白土、六圩、九圩、龙马、那干、那崖、纳合、纳六、平桥、板銮、板坝、板庆、那维、拔旺、岜仑、北隘、百旺、加辽、拉烈、拉合、拉腊、拉谐等。南丹县:南丹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北部。因地处南方,盛产、进贡朱砂(又称“丹砂”)而得名。地处东经 107°00′09″~107°54′31″,北纬24°44′46″~25°36′52″。东隔打狗河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相望,南连金城江区、东兰县,西邻天峨县,北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独山县、荔波县。面积3916.6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莲城社区民生街。南丹县辖8个镇,3个乡,27个社区,128个村。城关镇9 社区:城南、城北、莲城、铜江、拉所、小场、车马、拉要、幸福12 村:四山、茅坪、莲花、火幕、鸳鸯桥、拉易、恩村、关上、大平、挽白、更垌、中平大厂镇4 社区:铜坑、长坡、巴里、同车江7 村:官山、翁乐、杨州、南胃、龙更、龙藏、大厂车河镇2 社区:车河、拉么7 村:车河、八步、坡前、拉么、堂汉、骆马、大平芒场镇1 社区:芒场13 村:拉麻、磨岩、尧林、波鸾、蛮降、拉希、拉腊、拉者、巴平、 幕麻、者麻、蛮坝、拉也六寨镇2 社区:六寨、巴定18 村:者远、甲棉、龙马、银寨、壮里、雅陇、麻阳、弄撒、播细、 拉堡、松柏、化里、蛮卷、陋里、才怀、龙腰、帮里、宣明月里镇1 社区:月里9 村:上稿、巴峨、播闹、化良、摆者、纳弄、立外、纳塘、牙林吾隘镇1 社区:江河12 村:吾隘、塘谋、独田、纳定、思河、凡里、昌里、那地、纳弯、 德竹、古兰、同贡罗富镇1 社区:罗富18 村:玉兰、六内、坡旁、塘丁、雍里、纳老、打更、巴良、板劳、 罗更、央哨、黄黑、黄江、杏村、湾村、龙腊、罗屯、弄纫中堡苗族乡1 社区:中堡5 村:九立、懂托、拉纳、大水井、东井八圩瑶族乡3 社区:八圩、结拉、团结15 村:拉友、七圩、砂厂、下坪、立坳、汉度、朝房、文家、利乐、甲坪、老圩场、瑶寨、塘浪、关西、吧哈里湖瑶族乡2 社区:里湖、朵努12 村:瑶里、怀里、纪兰、岜地、纪沓、甲木、八雅、贵江、仁广、纪后、懂甲、化果南丹县一共8个镇,3个乡。其中车河镇是全国重点镇。城关镇、车河镇是广西重点镇。城关镇、大厂镇是2021年全国千强镇,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镇。车河镇是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镇。车河镇是广西文明村镇。南丹县2022年的GDP为141.79亿元,排在全区第65名,河池市第3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区中游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南丹县有2个中国传统村落,分别是里湖瑶族乡怀里村蛮降屯、八雅村巴哈屯。只有1个广西传统村落,即里湖瑶族乡瑶里村甘河屯。南丹县汉族人口比例为25.52%,壮族人口比例为66.93%,瑶族人口比例为16.65%。因此南丹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县。南丹县的部分镇名和村名是壮语地名。如六内、那地、纳老、纳弯、打更、巴良、板劳、龙腊、罗屯、弄纫、拉么等。东兰县:东兰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中西部。东兰县因治所在旧文兰州之东而得名东兰州。东兰县原属羁縻文兰州地,由土官世袭统治。据民国《东兰县纪要》记载:元朝置东兰州,明、清称东兰土州。民国元年(1912)改土归流,改东兰州为东兰县。以治所在旧文兰州之东而称东兰州。东兰县以东兰州而得名。东兰县地处东经 107°05′08″~ 107°43′46″,北纬 24°13′19″~ 24°51′01″。东接金城江区,南连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 族自治县,西邻凤山县,北靠天峨县、南丹县。面积 2415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东兰镇城西社区。东兰县是“板栗之乡”“铜鼓之乡”“将军之乡”“三乌鸡之乡”。东兰县辖6个镇,8个乡,3个社区,147个村。东兰镇3 社区:城东、城西、向阳17 村:新烟、巴拉、伦界、达文、委荣、同拉、那亨、水洞、田峒、百豪、 板逢、乐里、弄华、仁义、五联、江洞、拉岜隘洞镇21 村:板老、六通、纳就、纳怀、纳盘、纳乐、纳克、板康、同乐、拉社、拉板、香河、龙平、华龙、板开、旱洞、纳坤、林往、建开、坡拉、百建长乐镇10 村:长乐、定安、板登、英法、楼华、华亨、纳标、永模、纳雄、 更乐三石镇13 村:公平、弄英、纳腊、巴造、巴王、纳合、美逢、泗爷、仁合、四合、 板文、长峒、弄美武篆镇15 村:中和、上圩、林乐、拉乐、巴学、那烈、东里、鸾坡、红里、那论、江平、色故、坤王、弄竹、锐开长江镇10 村:板隆、板林、巴挽、文旺、集祥、周赖、三堂、板甲、兰阳、 纳洪泗孟乡6 村:钦能、屯长、生满、坡里、弄平、弄目兰木乡11 村:定桃、纳核、同仕、仁里、王里、弄台、弄占、弄辉、央佑、弄中、果隆巴畴乡8 村:巴畴、板加、安桃、坡白、纳浪、巴英、六隆、板丁金谷乡8 村:金谷、接浪、接桂、板路、牙能、纳立、隆通、隆明三弄瑶族乡5 村:双苏、板兰、三合、全洞、深洞大同乡7 村:和龙、民和、天然、平勇、信河、板坡、弄彦花香乡11 村:花香、大乐、坡索、英兰、草坪、干来、乐廷、坡峨、和平、永安、 弄兰切学乡5 村:切学、英西、切亨、板烈、纳塘东兰镇一共6个镇,8个乡。其中隘洞镇、武篆镇是全国重点镇。东兰镇是广西重点镇。武篆镇、三石镇是广西文明村镇。东兰县汉族人口比例为8.70%,壮族人口比例为86.20%,瑶族人口比例为4.71%,毛南族人口比例为0.23%,因此东兰县是一个以壮族人口为主体的县。东兰县各地村名大多是壮语地名。如板烈、板逢、板隆、板林、板甲、板文、纳塘、纳腊、纳合、纳就、纳怀、纳盘、纳乐、纳克、那烈、弄英、弄华、弄竹、巴造、巴王、巴学、板加、拉社、拉板、拉乐、百豪、乐里等。天峨县:天峨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部。因原驻向阳街得名。向阳街原名“天 峨街”,传古时有一农夫在此种地,忽见一对天鹅腾空而起,展翅高飞,得名“天鹅”,后因境内山脉延绵、群峰林立而改写为“天峨”。天峨县地处东经 106°34′01″~107°19′42″,北纬 24°36′22″~ 25°28′57″。东接南丹县,南连东兰县、凤山县,西邻百色市乐业县,北隔红水河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相望。面积3192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六排镇城东社区城东路。天峨县辖2个镇,7个乡,3个社区,91个村。六排镇4 社区:城中、城东、塘英、长安家园10 村:登里、都隆、纳合、仁顶、云榜、龙坪、纳州、令当、纳洞、 索法向阳镇15 村:向阳、全平、林细、当明、牛场、海洲、林潭、治安、林烈、平腊、龙鱼、燕来、岩里、党隘、板隆岜暮乡14 村:板么、平石、森里、拥里、板花、龙安、大甲、都楼、大曹、 公昌、新洞、龙塔、甲岩、说洞八腊瑶族乡9 村:八腊、龙峨、洞里、甘洞、老鹏、五福、麻洞、纳碍、什里纳直乡5 村:纳直、下景、百河、那里、当里更新乡12 村:更新、上福、拉号、东瓦、斌亭、上景、纳特、安亭、新林、 文里、加里、边里下老乡8 村:下老、圭里、豪明、雅房、纳明、百塘、罗宜、纳赖坡结乡10 村:坡结、纳构、龙凤、拉岩、拉增、玉里、鱼翁、尧山、龙茶、 河口三堡乡8 村:三堡、拉马、甲板、纳沙、纳关、顶茂、塘袍、顶换天峨县一共2个镇,7个乡。其中六排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西重点镇。六排镇、更新乡是广西文明村镇。天峨县2022年的GDP为75.96亿元,排在全区第98名,河池市第8名。天峨县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是国家乡村振兴广西2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天峨县只有1个中国传统村落,即三堡乡三堡村堡上屯。只有1个广西传统村落,即三堡乡三堡村拉汪屯。天峨县三堡乡三堡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天峨县汉族人口比例为39.16%,壮族人口比例为54.65%,瑶族人口比例为2.66%。因此,天峨县是以壮汉为主体的县。环江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河 池 市 辖 县。 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北部。因驻地有江环绕得名。地处东经 107°50′03″~108°42′53″,北纬 24°43′44″~25°32′24″。东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南连宜州区、金城江区,西邻南丹县和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北靠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面积 4309.98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思恩镇。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是中国铅锌之乡、中国菜牛之乡。环江县辖1个街道,6个镇,6个乡,21个社区,118个村。城西街道3 社区: 城西、毛南家园、三乐1 村:耐禾思恩镇2 社区:城北、城南10 村:中山、叠岭、陈双、中兴、西南、安良、人和、清潭、 文化、福龙水源镇2 社区:水源、上南11 村:中涧、和平、里腊、西里、三才、三美、含香、温平、山洞、民权、 各旦洛阳镇3 社区:洛阳、红阳、红安12 村:团结、普乐、妙石、合作、古昌、江口、玉合、地蒙、永权、永安、 雅脉、文雅川山镇2 社区:由动、木论14 村:琳琅、同伴、都川、古宾、五圩、何顿、社村、白丹、下丰、下干、下久、塘万、茶江、乐依明伦镇1 社区:明伦15 村:雅京、龙水、相尧、豹山、才帛、翠山、百祥、吉祥、干城、北宋、 英豪、八面、何狂、豪洞、柳平东兴镇1 社区:东兴10 村:为才、才乐、加兴、笃雅、龙城、达兴、久灯、平安、标山、 茶山大才乡1 社区:大才6 村:同进、新坡、大麻、暖和、三合、重楼下南乡1 社区:下南6 村:波川、仪凤、中南、堂八、玉环、下塘大安乡1 社区:大安6 村:顶新、可爱、才平、塘房、环界、金桥长美乡1 社区:长美5 村:内同、八福、内典、关安、爱洞龙岩乡1 社区:龙岩12 村:安山、达科、久乐、良兴、肯兰、朝阁、广荣、敢岩、黄种、达洞、 城皇、久伟驯乐苗族乡2 社区:福寿、平治10 村:平莫、太平、全安、长北、山岗、镇北、康宁、顺宁、北山、 大吉环江县一共1个街道,6个镇,6个乡。其中东兴镇是全国重点镇,思恩镇、洛阳镇是广西重点镇。东兴镇、水源镇是广西文明村镇。环江县东兴镇与东兴市东兴镇同名。环江县2022年的GDP为85.94亿元,排在全区第93名,河池市第6名。环江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是国家乡村振兴广西2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环江县没有中国传统村落,只有4个广西传统村落,分别是驯乐苗族乡长北村,水源镇上南乡高岭屯,下南乡下塘村大塘屯、中南村南昌屯。环江县汉族人口比例为6.59%,毛南族人口比例为15.06%,壮族人口比例为69.61%。环江县虽然是毛南族自治县,但壮族人口仍占主体。因此它是以壮族人口为主的自治县。环江各地村名有不少是壮语地名。如达科、达洞、达兴、久乐、久伟、久灯、良兴、肯兰、敢岩、乐依、八福、内同、龙城、加兴等。凤山县:凤山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部。因县城“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翠屏丹嶂, 凌霄欲飞”而得名。地处东经 106°40′54″~107°16′54″,北 纬 24°15′15″~24°49′33″。东接东兰县,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西邻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北靠天峨县。面积 1738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凤阳社区朝阳大道。凤山县辖1个街道,3个镇,6个乡,7个社区,96个村。思源街道5 社区:思源、巴烈、思恩、盈通、恒里1 村:京里凤城镇2 社区:凤阳、东棚11 村:巴旁、松仁、久文、才劳、长峒、拉仁、凤凰、兴隆、良利、林兰、弄者长洲镇12 村:长洲、那拉、那爱、那乐、板任、板伦、那兵、板均、那烘、郎里、 百乐、那老三门海镇7 村:月里、坡心、弄仁、谋屯、仁安、央峒、廷社砦牙乡11 村:砦牙、平雅、板隆、泗幕、板叶、隆梅、板峒、东风、拉龙、弄怀、拉英乔音乡16 村:那王、合运、怀里、巴甲、康里、上林、额里、若里、久加、老里、 大同、同乐、文里、板吉、弄相、久隆金牙瑶族乡12 村:上牙、下牙、东王、坡茶、猛干、外里、更沙、金庄、干存、陇旺、 内里、大平中亭乡7 村:中亭、六马、先锋、柏林、凤界、陇弄、积善平乐瑶族乡10 村:力那、洪力、平旺、海亭、谋爱、登亭、大洞、桑亭、寅亭、兰包江洲瑶族乡7 村:江洲、巴标、凤平、维新、相圩、弄旁、弄善凤山县一共1个街道,3个镇,6个乡。其中凤城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西重点镇。凤山县2022年的GDP为34.51亿元,排在全区最后一名,河池市最后一名,是一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县。是国家乡村振兴20个广西重点帮扶县之一。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凤山县户籍人口22万人,常住人口17万人。人口最多的是凤城镇6.7万人。其次是乔音乡1.9万人,平乐瑶族乡1.7万人,金牙瑶族乡1.6万人。其他乡镇人口大多在1万人左右。人口最少的是中亭乡,只有8500多人。凤山县汉族人口比例为35.90%,壮族人口比例为54.94 %,瑶族人口比例为8.96%。因此,凤山县是一个以壮汉为主体的县。凤山县各地有大量的壮语地名。如板隆、板叶、板任、板伦、板峒、板均、东风、拉龙、拉英、拉仁、弄怀、弄仁、弄相、陇旺、陇弄、隆梅、那拉、那爱、那乐、那兵、那烘、那老、百乐、更沙、久隆等。巴马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南部。巴马, 壮语 Bahmaj,“巴 bah”指山坡,“马 maj”同汉义,即马山之意。驻地东 3 千 米处有一山形似马,故名。地处东经 106°51′17″~107°32′38″,北纬 23°49′56″~24°24′06″。东接大化瑶族自治县,南连百色市平果市、田东县、田阳县,西邻百色市右江区、凌云县,北靠凤山县、东兰县。面积1971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巴马镇巴马街新建路。巴马县辖3个镇,7个乡,5个社区,104个村。巴马镇5 社区:城东、城中、城南、城北、新民14 村:巴马、巴发、巴廖、设长、盘阳、法福、炼乡、坡腾、巴定、赐福、 那坝、龙洪、介莫、元吉燕洞镇12 村:龙甲、交乐、龙凤、龙田、同合、赖满、燕洞、龙威、新力、洪晚、 子帽、岩廷甲篆镇11 村:百马、拉高、甲篆、那门、松吉、平安、坡月、民山、仁乡、兴仁、好合那社乡7 村:东烈、大洛、那社、公爱、那乙、那勤、祥兰所略乡18 村:所圩、坡帮、料乡、甲略、坡晚、福乡、平六、六能、龙凤、尚勤、 弄中、百九、弄阳、弄神、局桑、彩乡、力那、浪因西山乡16 村:福厚、合乐、巴纳、弄友、加而、干长、拉林、弄京、林览、卡才、弄峰、弄烈、弄林、坡林、勤兰、戈贤东山乡8 村:卡桥、江团、优雅、弄谟、三联、文钱、弄山、长峒凤凰乡5 村:长和、德纳、凤凰、那朝、东坪百林乡5 村:阳春、那弄、那莫、罗皮、平田那桃乡8 村:那桃、那敏、兰廷、立德、坡良、民安、班交、平林巴马县一共3个镇,7个乡。其中巴马镇是广西重点镇。没有全国重点镇。燕洞镇、所略乡是广西文明村镇。巴马县2022年的GDP为96.87亿元,排在全区第85名,河池市第4名。巴马县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是国家乡村振兴广西2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巴马县户籍人口29.9万人,常住人口23.6万人。人口最多的是巴马镇,有10.3万人。其次是所略乡2.4万人,那桃乡2.1万人,甲篆镇2万人。其他乡镇人口在1万人左右。人口最少的是凤凰乡,只有7900多人。巴马县汉族人口比例为15.32%,瑶族人口比例为18.08%,壮族人口比例为66.30%。因此,巴马县虽然是一个瑶族自治县,但仍然是以壮族为主体的民族县。巴马县各地村名大多是壮语地名。如那弄、那莫、那桃、那敏、那朝、那门、那社、那乙、那勤、巴马、巴发、巴定、巴廖、东坪、兰廷、百马、拉高、甲篆、弄峰、弄烈、弄林、弄谟、弄山、罗皮等。罗城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河池市辖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罗城,一说因四周群峰环绕,罗列如城而得名;一说因县城最早驻于罗义村而得名。地处东经 108°28′28″~ 109°09′20″,北纬 24°36′52″~25°11′56″。东北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连柳州市柳城县,西南邻宜州区,西北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面积 2640.17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东门镇东门街朝阳路。罗城县辖7个镇,4个乡,16个社区,125个村。东门镇8 社区:凤凰、狮子山、白马、五里香、桥头、仫佬家园、城东工业园、矿区工业园19 村:冲洞、大境、三家、燕塘、大福、勒俄、古耀、德音、平洛、章罗、永安、凤梧、横岸、中石、佑洞、东勇、弄达、龙山、榕木龙岸镇1 社区:龙岸16 村:平石、北源、天宝、物华、大蒙、太和、高安、莲花、龙凤、龙平、山口、泗潘、珠江、榕山、三灵、八联黄金镇1 社区:黄金7 村:寺门、宝聚、寨碑、寨道、义和、北盛、友洞小长安镇1 社区:长安11 村:归安、双合、龙腾、合北、罗东、守善、牛毕、下梧、民族、立新、 双蒙四把镇2 社区:四把、里宁21 村:新印、大新、思平、思民、思爱、德能、石门、龙马、双寨、大山、 地门、甘棠、集环、棉花、里胜、里乐、里江、马安、长春、新安、大同天河镇1 社区:天河14 村:古邦、白任、佳泉、进新、华张、吊水、屯相、维新、北华、金星、 金城、北安、集城、上朝怀群镇1 社区:怀群9 村:东安、泗岸、剑江、果敢、伦洞、加碗、虾洞、自求、耕尧宝坛乡1 社区:宝坛7 村:拉郎、四堡、庄洞、西华、寨岑、五地、平英乔善乡1 社区:乔善6 村:乔本、古金、古城、大城、岩口、板团纳翁乡1 社区:纳翁5 村:板阳、肯才、洞敏、社甫、民族兼爱乡1 社区:大板10 村:镇安、甘逢、旦兴、兼爱、地龙、振新、庆安、大竹、顶新、 洞杭罗城县一共7个镇,4个乡。其中东门镇、龙岸镇、四把镇为广西重点镇,没有全国重点镇。小长安镇、四把镇为广西文明村镇。罗城县2022年的GDP为74.94亿元,排在全区第99名,河池市第9名。罗城县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罗城县是国家乡村振兴广西2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罗城县没有中国传统村落,只有3个广西传统村落,分别是小长安镇龙腾村大勒洞屯,龙岸镇物华村双降屯,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水族)。罗城县汉族人口比例为24.16%,仫佬族人口比例为35.15%,壮族人口比例为37.46%,因此罗城县是一个仫佬族、壮族、汉族杂居的民族县。罗城县各地村名有不少是壮语地名。如甘棠、甘逢、果敢、古金、古城、板团、拉郎、里胜、里乐、里江、弄达、龙山等。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市。 位于广西中西部,河池市南部。民国四年(1915)都阳、安定2土司合置都安县,各取一字得名。地处东经107°45′36″~108°30′21″,北纬 23°47′40″~24°34′50″。东接宜州区和来宾市忻城县,南连南宁市马山县,西邻大化瑶族自治县,北靠金城江区。面积 4095.2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安阳镇迎晖社区大桥路。都安县是“中国都安山羊之乡”“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都安县辖10个镇,9个乡,18个社区,235个村。安阳镇8 社区:镇南、镇北、迎晖、巴谭、益梨、苏利、阳安、安北高岭镇1 社区:高岭21 村:定福、三联、三合、江城、塘仑、弄池、德康、龙洲、江中、正玄、八合、合旺、复兴、加廷、加全、金竹、五峒、宜江、加茶、福民、弄名地苏镇1 社区:新苏17 村:赞字、九送、大定、丹阳、万良、百益、拉棠、上江、右江、 南江、青水、镇安、镇和、镇兴、兴利、上节、怀道下坳镇2 社区:下坳、红星19 村:吉隆、板买、光隆、板庆、板旺、隆洞、肯友、高王、隆关、 隆荣、隆林、隆麻、加文、耀南、兴旺、加八、坝牙、隆坝、隆石拉烈镇2 社区:拉烈、勤兴18 村:岜旺、福言、加佛、加红、三表、百加、地平、上第、尚律、 弄社、中仁、隆翠、尚育、伍仁、弄岩、弄长、崇业、律达百旺镇1 社区:百旺9 村:庭律、琳琅、板定、妙田、龙燕、精华、八甫、仁合、 崇文澄江镇3 社区:八仙、仙埌、六园13 村:红渡、兰堂、桑里、合建、六里、六柱、百地、甘湾、万茂、旁禾、 自成、德雅、双加大兴镇13 村:九顿、国隆、太阳、江仰、顺安、加平、池花、林堂、弄模、骨龙、 梅珠、古朝、丹江拉仁镇9 村:加兴、索潭、拉王、仁联、拉仁、仁德、仁寿、二潭、仁勇永安镇13 村:永安、安化、八达、安福、坡烟、安仁、仁业、安业、安居、安太、 安兰、永吉、安乐东庙乡12 村:东庙、地同、三力、三团、预安、弄棉、安宁、古立、弄坤、弄工、 岩马、永平隆福乡9 村:隆福、上梅、百黄、六山、大崇、崇山、隆旺、渔洞、葛家保安乡11 村:河沌、平浪、隆仲、保安、巴善、元力、上镇、安阳、造业、平旺、 古良板岭乡13 村:板岭、旱塘、带河、凤塘、尚游、弄六、尚智、尚甫、永乐、永顺、 永仁、永富、永合三只羊乡14 村:龙英、花周、上年、龙防、可力、加荷、丁峒、鸡峒、建良、西隆、上朝、上远、建高、平花龙湾乡11 村:龙湾、内闷、龙焕、新民、琴棋、加范、映山、高怀、尚三、群乐、 中旧菁盛乡13 村:菁盛、地洲、三并、内曹、登立、新成、义德、尚文、隆德、东成、福德、文华、加禾加贵乡11 村:加图、加党、加里、加龙、加七、加作、加泵、塘怀、大宿、板磨、金满九渡乡9 村:九思、九渡、九天、九全、九光、九经、九福、九如、九伶都安县一共有10个镇,9个乡。安阳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西重点镇。都安没有中国传统村落,但是有两个广西传统村落,分别是隆福乡葛家村,澄江镇甘湾村。都安县汉族人口较少,汉族人口比例仅为4%,瑶族人口比例为23%,壮族人口比例为71%,因此都安是一个以壮瑶为主的县城。因此,都安县有不少壮语地名。如六山、板岭、板定、板买、板庆、板旺、板磨(板,壮语表示村的意思)、古良、古立、弄棉、龙湾、龙焕、龙英、龙防、隆福、隆旺、隆德、隆坝、隆石、隆仲、隆坝、隆石(龙、隆,壮语表示山谷平地的意思)、百旺、加图、加党、加里、加龙、加七、加作、加泵、加贵、加八、加平、加八、加廷、加全(加,壮语表示村的意思)等。有趣的是,九渡乡9个村的地名都是“九”开头的地名。这个“九”开头的地名也是壮语地名,表示“头”的意思。大化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南部。大化原名“圩岭”“化圩”,传明正统十二年(1447)思恩知府岑瑛明命在今大化镇景山村那角屯设圩,名“圩岭”;清朝晚期圩场搬到今大化第二中学附近,当时圩场简陋,全是茅草亭子,故改名“化圩”,“化”壮语 haz,指茅草。后雅化为 “大化”。地处东经 107°19′53″~108°02′19″,北纬 23°33′23″~24°22′19″。东接都安瑶族自治县,南连南宁市马山县和百色市平果市,西邻百色市平果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北靠东兰县、金城江区。面积 2716 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大化县辖4个镇,12个乡,3个社区,147个村。大化镇9 社区:红电、大化、荣华、 古感、坡了、流水、百秀、古江、拿银13 村:龙口、龙马、城内、凤翔、仁良、上旗、景山、亮山、春兴、双排、达悟、大调、敦肃、都阳镇1 社区:都阳6 村:满江、武城、忠武、尚武、加城、双福岩滩镇2 社区:协合、常吉6 村:棉山、六说、吉发、下皇、古龙、东扛北景镇1 社区:那色9 村:江栋、六华、汉达、平方、京屯、板兰、弄冠、安兰、可考共和乡10 村:共和、古乔、中良、颁桃、皂江、碧草、水力、弄乐、弄亮、 碧城贡川乡8 村:贡川、等宦、清坡、什陇、隆江、龙勒、龙眼、红柳百马乡10 村:百马、坡楼、永靖、中和、下和、六任、登排、科优、孟豆、 同社古河乡6 村:古河、四联、丹桂、弄法、坡尺、怀合古文乡8 村:良美、乃良、娅合、义和、茂林、吾章、怀雄、觉瑞江南乡13 村:江洲、发瑞、塘么、带林、龙凤、合民、陇丘、陇汉、法棠、弄文、 尝梅、上和、九怀羌圩乡6 村:羌圩、那良、洪筹、健康、艾圩、坡马乙圩乡5 村:乙圩、常怀、果好、巴岩、巴追板升乡13 村:升平、板烈、弄纪、弄纳、弄冠、弄雷、弄系、八好、弄立、弄丛、弄郎、弄勇、三洞七百弄乡10 村:弄合、弄京、弄良、弄平、保上、苦竹、弄呈、戈丛、弄雄、 弄腾雅龙乡13 村:红日、伟平、雅林、林茂、道德、宏伟、温和、镇西、竹山、胜利、盘兔、尤齐、弄往六也乡11 村:豆也、和平、弄茶、六累、德礼、华善、加司、边弄、春贵、吞依、 茶油大化县一共4个镇,12个乡。镇的数量较少,乡的数量居多。说明大化县乡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2022年大化县的GDP为80.61亿元,排在广西各县市区第96位。大化县是国家乡村振兴广西2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其中岩滩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西重点镇。大化镇是广西重点镇。大化镇、百马乡、古河乡是广西文明村镇。板升乡弄立村二队是中国传统村落。雅龙乡盘兔村板多屯,七百弄乡弄良村歪线屯是广西传统村落。大化县汉族人口比例为6.8%,壮族人口比例为65.3%,瑶族人口比例为27.8%,因此,大化县是一个以壮瑶为主体的县城。其中壮族的影响力更大。在大化各地的村名中,保留了大量的壮语地名。如弄乐、弄亮、弄合、弄京、弄良、弄平、弄茶、弄往、弄呈、弄雄、 弄腾、弄纪、弄纳、弄冠、弄雷、弄系、弄立、弄丛、弄郎、弄勇、弄冠、六说、六累、六华、加城、加司(加,壮语表村的意思)、八好、那良、那色、百秀、隆江、龙勒、龙眼、龙口、龙马、达悟、大调(达,壮语表示河流的意思)、巴岩、巴追(巴,壮语表示山的意思)、板兰、板烈(板,壮语表示村的意思)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篇)别名“宜山”、“金城江”的河池市,简称“河”,位于广西北部偏西、云贵高原南麓,与柳州市、来宾市、南宁市、百色市相连,与贵州省接壤。河池市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要塞;是“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圈”、“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流和物流及资金流与信息流聚集交汇的枢纽;也是一座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河池是“四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河池是“五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市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42万。下辖2个区:宜州区、金城江区;9个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乡、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仡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人民政府驻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河池是主要的喀斯特地貌资源分布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占全市总面积的65.74%,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而炎热,冬短而温暖;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境内河流主要为红水河、龙江及其支流,属珠江水系。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有白豆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枧木、擎天树、金丝李、香果树等10余种珍贵树种;人工林有杉、松、杂木、竹、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河池有各种淡水鱼类52种,其中经济鱼类有20多种:有鳜鱼、芝麻剑鱼、黄蜂鱼、巴马油鱼、鲶鱼等。河池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有锡、铅、锌、锑、铟、煤、石煤、硫、石灰岩、白云岩、矿泉水等。
图片钱龙配资
河池市地图河池市主要景点有:1、宜州区: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会仙山风景区、山谷祠、下枧河风光、南蛇山、壮古佬景区、冯京公园、龙江水中石林、宜州祥贝大水车景区、古龙河景区、河池临江河风景区、流河寨景区、宜州南山、古城峒、河池九龙山、宜州仙女岩、宜州白龙公园、刘三姐音乐喷泉广场;2、金城江区:河池革命纪念馆、东仁公园、红七军宿营地军部旧址、红军标语楼、龙江小三峡景区、珍珠岩、三门岩、流水岩、革命烈士纪念园、金城江公园、姆洛甲女神峡;3、东兰县:壮乡将军纪念园、东兰红色旅游区、东兰红水河第一湾、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韦拔群纪念馆、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良风洞风景区、韦拔群烈士故居、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铜鼓博物馆、韦国清上将故居、列宁岩(东兰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拉甲山景区、江平田园风光、红七军第三纵队指挥部旧址、东里三潭、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银海洲、旧州古隧道;4、罗城县:成龙湖公园、罗城长生洞、罗城仡佬族博物馆、罗城青明山庄园、大勒峒仡佬族古民居、崖宜风光、石围古村、剑江风景区、罗城公园、米椎林度假村、罗城天门山景区、罗城烈士陵园、科马提岩、乐登桥、雅乐仙洞、竹雨楼农家乐、神泉景观、含乐岩、北京塘、古人类文化遗址、罗城旧城遗址;5、都安县:密洛陀文化公园、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福寿重岩、古松洲、龙颈银涛、绿岑仙谷、八仙公园、都安文物陈列馆、洪津古楼、响泉夜月、翠屏叠嶂、下坳革命烈士塔、澄江水利风景区、都安永济桥、地苏瑶台度假山庄、桥楞隧道;6、南丹县:丹炉山景区、白裤瑶民族风情园、南丹县地下大峡谷水利风景区、王尚屯休闲旅游新村、大寨子华公园、恩村洞天风景区、歌娅思谷、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洞天酒海、南丹瑶山洞天世界景区、巴平万亩梯田风景区、南丹拉希国家湿地公园、南丹温泉公园、洞穴原创探险、勇者之漂、古榕鸳鸯桥、马岭神龙壁、拉芭瀑布;7、巴马县:盘阳河风光、仁寿源景区、百鸟岩(延寿洞)、巴马长寿村、巴马水晶宫、长寿博物馆、百魔洞、柳羊洞、达西儒礼桃花源景区西山原始森林、红七军21师师部旧址、龙洪景区、赐福湖景区、好龙天坑群、良岩石器、西山革命纪念馆;8、凤山县: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含万寿谷景区)、江州仙人桥、穿龙岩景区、凤山鸳鸯湖景区、三门海生态旅游区、凤山县革命烈士陵园、鸳鸯洞景区、阴阳山景区、江洲地下长廊、红军岩景区、中亭红色世外桃源乡村旅游区、三门海红七军21师秘密指挥部、红七军21师三门海秘密兵工厂;9、大化县:七百弄风景名胜区、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奇滩怪峡、岩滩湖景区、红水河奇石艺术馆、乌龙岭景区、古河革命纪念馆、龙着休闲度假区、八十里画廊;10、天峨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龙滩水电站景区、大山原始森林、天鹅燕子洞地质生态旅游区、双龙瀑布、峨里湖度假区;11、环江县:“多彩毛南城”景区、环江毛南族博物馆、木论自然保护区、环江文雅天坑、环江牛角寨瀑布、陈双民族村、琼园山庄、北宋牌坊、长美崖刻、东兴杨梅坳避暑旅游风景区。河池特产和美食主要有:1、宜州区:五彩香糯饭、红兰酒、宜州粽、桑枝秀珍菇(白平菇)、豆腐瑶、龙捧红豆腐、瑶寨五香熏鱼、桑杆云耳、德胜酒、有机桑杆榆黄蘑、荔浦芋扣肉、宜州牛肉条、宜州沙田柚、马蹄炖北菇、什锦菜、松糕馍和印版馍;2、金城江区:金城江竹鼠、盛焰葡萄烈酒、生炒牛杂、生炆狗肉;3、南丹县:南丹黄腊李、南丹巴平米、南丹瑶鸡、南丹瑶山红梨、南丹羊角辣椒、南丹椪柑、丹泉酒、中堡黄牛、南丹锑锭、珍珠香李、南丹富硒米、南丹红阳猕猴桃、瑶族百褶裙、南丹冰糖梨、火麻鸡汤、六龙茶、南丹糖糍粑;4、东兰县:东兰板栗、东兰黑山猪、东兰墨米和墨米酒、东兰乌鸡、东兰豆腐圆、东兰米酒、武篆酸粉、东兰香煎猪肝肉、武篆油团、墨米火麻养生鸡、三乌鸡;5、天峨县:龙滩珍珠李、天峨大果山楂、六画山鸡、黄精墨米酒、天峨县野生金花茶、龙滩沙田柚、天峨秋蜜桃、马蜂蛹、布朗李、薄壳核桃、甜冬笋、天鹅木耳、天峨山茶油、根雕茶几、芝麻剑鱼;6、环江县:宜北香猪、环江红心香柚、环江香牛、毛南红香窖酒、川山凉席、河池公纠乐酒、长北香糯、毛南族花竹帽、环江香粳、环江香鸭、环江黑香猪、环江苗老窖酒;7、凤山县:豆腐圆、活血、渣豆腐、南瓜花酿、凤山野生灵芝、凤山核桃、百乐粳米、白云岩、方解石、猪龙碰、茄子酿、凤山八角、凤山油茶、火麻生态茶、杉原木、桂西北甜栗;8、巴马县:巴马香猪、巴马火麻、巴马山茶油、巴马矿泉水、火麻仁油、火麻汤、巴马珍珠黄玉米、巴马玉米锅巴、巴马寿星八圣、巴马野茶油、巴马神酒、巴马油鱼、油包肝、麻鸡;9、罗城县:罗城野生毛葡萄和毛葡萄酒、珍珠糯玉米、依饭奶酒、罗城绿茶、红香蒜、金玉柚;10、都安县:都安山羊、都安书画纸、都安野生红葡萄酒、竹编编织、都安旱藕粉丝、都安山葡萄、沙纸;11、大化县:七百弄鸡、大化大头鱼、大化旱藕粉丝、大化红皮花生。河池市已消失的37个乡镇名称河池市是广西地级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处东经 106°34′01″~109°09′20″,北纬 23°33′23″~25°36′52″。东接柳州市、来宾市,南连南宁市,西邻百色市,北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35 万平方公里。辖宜州区、金城江区和南丹县、 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 4 县以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 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5 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宜州区。河池市户籍人口429万,常住人口342万,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级市之一。河池市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河池市已消失的乡镇名称较多,共有37个。其中金城江2个,南丹2个,天峨2个,凤山2个,东兰10个,罗城2个,环江3个,巴马2个,都安3个,大化3个,宜州6个。消失乡镇名称最多的县区是东兰县,有10个。其次,是宜州区,消失了6个乡镇名称。下面是具体的名单。如有遗漏,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广西##河池头条#下考乡金城江区原辖乡。在今金城江区中西部,今河池镇西部。辖下考社区和板坡、红来、新合、那崖、下渡 5 村。乡人民政府驻下考街。民 国三十七年(1948)属河池县板坡乡。1950 年属河池县第一区。1953 年属河池区。1958年析置下考公社。1962年并入河池区。1966 年属河池公社。1984年析置下考乡。2005年撤销,并入河池镇。因驻地得名。下考,壮语 Lajgauj,“下 laj”指下面,“考 gauj”指樟树。下考街下面(即南面)原有一棵大樟树,故名。三旺乡河池市金城江区原辖乡。在金城江区西南部,今九圩镇西北部。辖三旺社区和山脚、拉平、牙洞、板岜 4 村。乡人民政府驻三旺社区三旺街。元置羁縻三旺州,属东兰土州。明万历十四年(1586)为三旺里,属河池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乡。1950年属河池县第三区。1953年属九圩区。1958年8月析置三旺公社。1962年并入长老区。1966年属长老公社。1984年析置三旺乡。2005年撤销,并入九圩镇。因驻地得名。三旺原名“岜旺”, 壮语 Byakvuengz,“岜 byak”指(果实的)皮,“旺 vuengz”指黄色。传三旺街曾盛产黄皮,得名“岜旺”。明朝时改称“三旺”,寓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六畜兴旺、生意兴旺。小场镇南丹县原辖镇。在县境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北7千米,今城关镇北部。东接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南连城关镇,西邻罗富乡,北靠芒场镇。面积237.3平方公里。辖附城、小场、拉易、恩村、关上、大平、挽白、更垌 8 村。镇人民政府驻小场村小场街。1950 年属南丹县第一区。1951年称小场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区。1968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2002年撤销,并入城关镇。巴定乡南丹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今六寨镇南部。东、北接六寨镇,南连芒场镇,西邻天峨县三堡乡。面积 127.9 平方公里。辖巴定社区和蛮卷、陋里、才怀、龙腰、帮里5村。乡人民政府驻巴定社区。1959年从六寨公社析置巴定公社。1962年并入六寨区。1968 年属六寨公社。1984年析置巴定乡。2005年撤销,并入六寨镇。因驻地得名。巴定,壮语 Bahding,“巴 bah”指山,“定 ding”指顶上。因该村建在山顶上,故名。燕来乡天峨县原辖乡。在县境西部,今向阳镇西部。1984年从向阳公社析出燕来、岩里、党隘3大队和下老公社纳赖大队及六排镇板隆大 队合置燕来乡。乡人民政府驻燕来街。2005 年8月撤销,燕来、板隆、岩里、党隘4村并入向阳镇,纳赖村并入下老乡。老鹏乡天峨县原辖乡。在县境南部,今八腊瑶族乡西南部。辖老鹏、麻洞、五福、纳碍、什里 5 村。乡人民政府驻老鹏村老鹏街。民国 二十三年(1934)为老鹏乡,属凤山县;二十四年(1935)属天峨县。1950年与更新乡合置天峨县第二区。1951年析出八腊、什里2乡。1955年属板么区。1958年属八腊公社。1962年属八腊区。1968年属八腊公社。1984 年析置老鹏乡。2005年8月撤销,并入八腊瑶族乡。因驻地得名。传老鹏街曾出现过大鹏鸟,故名。林峒乡凤山县原辖乡。在县境北部,今乔音乡北部。东接砦牙乡,东南连长洲乡,西邻乔音乡,北靠老鹏乡。面积137.9平方公里。辖久隆、大同、弄相、板吉、文里、同乐6村。乡人民政府驻大同村上林峒自然村。1961年从乔音公社析置大同公社,属凤山县。1962年并入乔音区。1970年属乔音公社。1984年析置林峒乡。2005年撤销,并入乔音乡。更沙乡凤山县原辖乡。在县境西部,今金牙瑶族乡西北、北部。辖更沙、内里、大平、金庄、干存、陇旺6村。乡人民政府驻更沙村。1984年从金牙公社析置更沙乡。2005年撤销,并入金牙瑶族乡。五联瑶族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中南部,今东兰镇南部。面积83平方公里。辖乐里、板逢、弄华、仁义、五联5村。乡人民政府驻乐里。1984年10月从三石公社析置五联瑶族乡。2002年撤销,并入东兰镇。坡拉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北部,今隘洞镇西北部。东接切学乡,南连隘洞乡,西隔红水河与长江乡相望,北靠南丹县吾隘镇。面积88平方公里。辖纳坤、林往、建开、坡拉、百建 5 村。乡人民政府驻坡拉。1984年10月从隘洞公社析置坡拉乡。2002年撤销,并入隘洞镇。坡豪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今长乐镇西南部。东接坡峨乡,南连大同乡,西邻三弄瑶族乡,北靠长乐乡。面积51.7平方公里。辖坡豪、永模、纳雄3村。乡人民政府驻坡豪。1990年从大同乡析置坡豪乡。2002年撤销,并入长乐镇。四合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今三石镇东南部。东隔红水河与大同乡相望,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西邻三石镇,北靠三弄瑶 族乡、大同乡。面积99平方公里。辖四合、弄美、长峒、板文4村。乡人民政府驻板文村。1984年从三石公社析置四合乡。2002 年撤销,并入三石镇。中山瑶族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南部,今武篆镇南部。东接三石镇,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西邻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平洞乡,北靠武篆镇。面积66.1平方公里。辖江平、色故、纳论、坤王、弄竹 5 村。乡人民政府驻江平村。1989年从武篆镇析置中山瑶族乡。2002年撤销,并入武篆镇。弄占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南部,今兰木乡西部。东接兰木乡,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平洞乡,西邻凤山县袍里乡,北靠泗孟乡。面积120平方公里。辖弄占、弄中、果隆、弄台、弄辉、央佑、锐开7村。乡人民政府驻弄占。1984年10月从武篆公社析置弄占乡,属东兰县。2002年撤乡,辖村分别并入武篆镇和兰木乡。兰阳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今长江乡南部。东接 隘洞乡,南连东兰镇,西邻凤山县长洲乡,北靠长江乡。面积110平方公里。 辖板甲、兰阳、纳洪、拉岜、江洞 5 村。有 980人,以壮族为主。1990年从长江乡析出板甲、兰阳、纳洪、周赖 4 村和东兰镇析出拉岜、江洞 2 村合置兰阳乡,属东兰县。2002 年撤乡,所辖村并回原属。堂房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今巴畴乡东北部。东接南丹县吾隘乡,南连巴畴乡,西邻金谷乡,北靠天峨县岜暮乡。面积98平方公里。辖六隆、板丁2村。乡人民政府驻板丁村堂房圩。1991年从金谷乡析置堂房乡。2002年撤销,并入巴畴乡。板坡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今大同乡东南部。东接坡峨乡,南连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西邻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兰乡,北靠大同乡。面积61.6平方公里。辖板坡、信河、弄彦3村。乡人民政府驻板坡。 1990 年从大同乡析置板坡乡。2002年撤销,并入大同乡。坡峨乡东兰县原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今花香乡东南部。东、南接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西邻大同乡,北靠长乐镇。辖坡峨、和平、弄兰、永安、乐廷、干来 6 村。乡人民政府驻永安村。1984年从大同公社析置坡峨乡。2002年撤销,并入花香乡。桥头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原辖镇。在县境中部。东接小长安镇,南连东门镇,西邻天河镇、乔善乡,北靠黄金镇。辖桥头社区和弄达、龙山、榕木、东勇4村。镇人民政府驻桥头社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桥头乡,属罗城县。1950 年为罗城县第三区(桥头区)。1953年改第七区。1958年改桥头公社。1962年并入东门区。1984年属东门乡。1985年析置桥头乡。1994年改镇。2005年8月撤销,并入东门镇。下里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南部,今四把镇西南部。东北接原四把镇,南连宜州市刘三姐乡,西邻宜州市祥贝乡,北靠天河镇。面积90平方公里。辖里宁社区和里胜、里乐、里江、马安、长春、新安、大同7村。乡人民政府驻里宁社区下里街。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下里乡,属天河县。 1950年属天河县第一区。1953年属罗城县第三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并入四把区。1968年属四把公社。1983年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属四把乡。1987年复置下里乡。2005年撤销,并入四把镇。上南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南部,今水源镇西部。面积 120平方公里。东接原水源镇,南连金城江区六甲镇,西邻金城江区拔贡镇,北靠下南乡。辖上南社区和民权、山洞、各旦 3 村。乡人民政府驻上南社区上南街。1984年从水源公社析置上南毛南族乡。1987年改上南乡。 2005年撤销,并入水源镇。木论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西部,今川山镇西部。辖木论、乐依、顶吉、下荣、峒敢、东山6村。乡人民政府驻木论社区木论街。1951年属环江县第四区(下南区)。1961年从和平公社析置木论公社。1962年并入下南区。1965年属下南公社。1984年9月析置木论乡。2005年撤销,并入川山镇。上朝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原辖镇。在县境北部,今驯乐苗族乡西南部。辖平治社区和北山、大吉2村。镇人民政府驻平治社区。以壮、汉、瑶、毛南族为主。1959年从驯乐公社析置上朝公社,属环江县。1962年并入驯乐区。1972年复析置上朝镇。1986年属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05年撤销,并入驯乐苗族乡。局桑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境西部。1984年从所略公社析置。辖彩乡、局桑、浪因、力那4村。乡人民政府驻局桑村局桑圩。2005年撤销,并入所略乡。平洞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北部,今西山乡西北、北部。1984年从西山公社析置平洞乡。辖弄峰、弄烈、戈贤、勤兰、弄林、坡林6村。乡人民政府驻弄峰村平洞自然村。2005年撤销,并入西山乡。五竹乡都安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中部,今高岭镇北部。1984年从高岭公社析置五竹乡,属都安瑶族自治县。辖金竹、五峒、加茶、福民、宜江、弄名6村。2005年7月撤销,并入高岭镇。三弄乡都安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南部,今地苏镇西南部。东、北接原地苏乡,南隔红水河与南宁市马山县百龙滩镇相望,西邻大化县六也乡,西南连大化县大化镇。面积84.1平方公里。辖镇安、镇和、镇兴、兴利、上节、怀道 6 村。民国时为三龙乡,属都安县安定区。1950年属都安县第二区。1954年属地苏区。1955年属都安县地苏区。1958年属红阳公社。1959年属地苏公社。1961年属三龙公社。1962 年属地苏区。1968年属地苏公社。1987年12月析置三弄乡。2005年7月撤销,并入原地苏乡。古山乡都安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南部,今澄江乡东北部。东南接菁盛乡,西南连原澄江乡,西北邻高岭镇,东北靠拉烈乡。面积101平方公里。辖万茂、旁禾、自成、德雅、双加5村。乡人民政府驻自成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古山乡。1950年属都安县第一区。1955年属都安瑶族自治县城厢区。1959年6月属城厢公社。1961年7月析置古山公社。1962年8月并入城厢区。1968年属城厢公社。1982年属澄江公社。1984年12月析置古山乡。2005年7月撤销,并入澄江乡。流水乡大化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今大化镇西、北部。面积175平方公里。1988年10月从大化乡析置流水乡。辖流水、凤翔、仁良、上旗、景山、亮山、春兴、双排、达悟、大调、敦肃 11 村。乡人民政府驻流水村。2005年7月撤销,并入大化镇。棉山乡大化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今岩滩镇东北部和北景乡南部。面积189 平方公里。辖棉山、六说、下皇、协合、吉发、平方、山脚 7 村。乡人民政府驻棉山村棉圩。民国二十二年(1933)设棉山乡,取“棉圩”“岐山”各一字得名,属都安县都兴区。1955 年属都安瑶族自治县。1958年并入红阳公社。1959 年属都阳公社。1984年属都阳乡。1987 年复置棉山乡,属都安瑶族自治县;同年属大化瑶族自治县。1988年撤销,棉山、六说、下皇、协合、吉发5村归岩滩镇,平方、山脚2村归北景乡。镇西乡大化瑶族自治县原辖乡。在县境东部,今雅龙乡西北部。面积123.6平方公里。辖镇西、竹山、胜利、盘兔、尤齐、弄往 6 村。乡人民政府驻镇西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镇西乡,属都安县都兴区。1950年属都安县第七区。1954年撤销,辖地分属七百区和雅龙区。1984年分属七百弄乡和雅龙乡。1988年析七百弄乡尤齐、弄往2村和雅龙乡镇西、竹山、胜利、盘兔 4村合置镇西乡,属大化瑶族自治县。2005年7月撤销,并入雅龙乡。矮山乡宜州市原辖乡。在市境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南6千米。东接洛西镇、太平乡,南连石别镇,西邻北牙瑶族乡、同德乡、怀远镇,北靠庆远镇。面积398平方公里。辖矮山社区和畔塘、城障、洛岩、岭坪、东屏、宜畔、苏村、六坡、六桥 9 村。乡人民政府驻矮山社区。以壮、汉、瑶族为主。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宜屏乡,属宜山县。1949年划入城关区。1950 年设第二区(矮 山区)。1957年改乡。1958 年分为矮山(幸福)、太平(东风)2 公社。1962 年矮山、太平2公社合并为矮山区。1966 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7 年划大 安、北刁 2 村归同德乡。1993年析出太平乡,属宜州市。2005年6月撤销,所 辖六桥村并入同德乡,矮山社区和畔塘、城障、洛岩、岭坪、东屏、宜畔、苏 村、六坡 8 村划入庆远镇。因驻地得名。驻地因矮山自然村得名。地处丘陵地带,因山岭较矮,故名。太平乡宜州市原辖乡。在市境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南8.4千米。东接洛西镇,南连石别镇,西邻矮山乡、北牙瑶族乡,北靠矮山乡。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太平社区和思榄、围村、山湾、建安、拉并、三兴、下维7村。乡人民政府驻太平社区太平街。以壮、汉族为主。1958 年设太平(东风)公社,属宜山县。1962年并入矮山区。1966年属矮山公社。1984年属矮山乡。1993年析置太平乡,属宜州市。2005年6月撤销,所辖建安村划入北山镇,拉并村划入石别镇,太平社区和思榄、围村、山湾、三兴、下维 5 村并入庆远镇。流河乡宜州市原辖乡。参见“刘三姐乡”。刘三姐乡 宜州市辖乡。在市境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北 7 千米。东接柳州市柳城县冲脉镇、六塘镇,南连庆远镇、洛西镇、洛东乡,西邻怀远镇,北靠祥贝乡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面积369.9平方公里。辖流河、三合 2 社区和小龙、冬田、洛漏、天桥、龙降、良村、岩田、坝头、谷洞、飞高、乍洞、拉甫、中和、湖长、龙元、龙潭16村。乡人民政府驻流河社区。有4.08万人,以壮、汉族为主。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小龙乡,属宜山县。1950 年改属第二区。1956年为小龙区。1958 年分为小龙、天桥、白崖3公社。1961年增设中和公社。1962年小龙、天桥、白崖、中和 4 公社并为小龙 区。1966年改流河公社。1984年改乡,并析出三合乡。1993年属宜州市。2004 年7月改称刘三姐乡。2005年6月三合乡三合社区和中和、湖长、龙元、龙潭 4 村并入。传境内下枧自然村是唐代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故名。三合乡宜州市原辖乡。在市境东北部,今刘三姐乡东南部。东接柳州市柳城县冲脉镇、六塘镇,南连洛西镇、洛东乡,西邻原流河乡,北靠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面积 128 平方千米。辖三合社区和中和、湖长、龙元、龙潭、马安 5 村。乡人民政府驻三合社区三合街。以壮族为主。原属天河县辖地。1949年属宜山县小龙区小龙乡。1958 年属中和公社。1962 年并入小龙区。1966 年属流河公社。1984年从流河公社析三合、中和、湖长、龙潭、龙元、安马 6 村设三合乡。1993年属宜州市。2005年6月撤销,所辖三合社区和中和、湖长、龙元、龙潭4村并入刘三姐乡,安马村划入庆远镇。因驻三合街得名。驻地处宜州、 罗城、柳城三地交界处,故名。拉利乡宜州市原辖乡。在市境西部,今北牙瑶族乡西北部。东接北牙瑶族乡,南连都安瑶族自治县拉仁乡,西邻龙头乡,北靠拉浪乡。面积112平方公里。辖保民社区和保安、保康、保卫、保良、潘峒 5 村。乡人民政府驻保民社区拉利街。以壮、汉、瑶族为主。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拉利乡,属宜山县龙头区。1949年属北牙区。1950年属宜山县第六区。1958年析置拉利公社。1962年并入北牙区。1966年属北牙公社。1984年析置拉利乡,属宜山县。 1993年属宜州市。2005年6月撤销,并入北牙瑶族乡。拉浪乡宜州市原辖乡,在市境西部,今龙头乡东北部。东隔 龙江与怀远镇、德胜镇相望,南连北牙瑶族乡,西邻龙头乡,北靠德胜镇和金 城江区白土乡。面积112平方公里。辖拉浪社区和董里、加丰、高峰、虾洞、高寿 5 村。乡人民政府驻拉浪社区拉浪街。以壮、汉、苗族为主。民国三十一 年(1942)为拉浪乡,属宜山县。1949年属龙头区。1950年属宜山县第九区(龙 头区)。1958年析置拉浪公社。1962年并入龙头区。1966年属龙头公社。1984年析置拉浪乡。2005年6月撤销,并入龙头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和兴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